<h1>中国书画网</h1>
首 页
网站简介
历代书画家
近现代名家
当代名家
院士展厅
分类展厅
书画销售
人体艺术
书画知识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 艺术动态
+ 书画征稿消息
+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
+ 拍卖消息
+ 书画展览消息
+ 书画收藏
+ 艺术争鸣
+ 书画新闻
参展指南
我要参展
参展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中华书画网 >> 书画知识 - 爱国画作《中国钓鱼岛》将面向社会广泛发行

爱国画作《中国钓鱼岛》将面向社会广泛发行

出自:大中华书画网    发表时间:2012/8/9 9:18:44    点击率:1526

  

  近日,宾虹斋画廊拟将爱国画作《中国钓鱼岛》以艺术微喷、高仿复制等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发行,以满足爱国民众希望收藏此画作的心愿。画作创作者苗再新先生已书面签署了同意宾虹斋画廊关于对《中国钓鱼岛》画作的宣传实行的计划安排。
  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日本践踏和侵略我国钓鱼岛主权的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今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表演讲,表示东京都政府要购买钓鱼岛,一些日本民众还纷纷捐款响应。2012年7月7日,在中国人民有着沉痛记忆的“卢沟桥事变”当天,日本首相再次宣布拟将钓鱼岛国有化,这些愈演愈烈的闹剧严重影响着所有爱好和平的中日人民的感情。鉴于日本完全不顾中国人民感受、屡次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问题对我们造成的巨大伤害,作为华夏儿女,有责任也有义务同中国政府一道,以各种形式,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保护中国的主权不受侵犯而努力。
  《中国钓鱼岛》画作是著名画家苗再新先生在2010年中日发生钓鱼岛撞船风波,中国船长詹齐雄被日本非法拘捕的消息传来后以满腔爱国热忱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此画作于2011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经人民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2011年,围绕《中国钓鱼岛》画作,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秉江撰文:《中国钓鱼岛,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中央美院教授陈谋撰文《中国钓鱼岛,华夏儿女的心之所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立文撰文:《中国钓鱼岛画作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呼吁将《中国钓鱼岛》画作载入中小学教科书;北师大侍子卉等4名学生发表文章,期盼将《中国钓鱼岛》画作及刘秉江教授的文章载入中小学教科书;北师大一位研究生也发表文章,呼吁将中国钓鱼岛画作载入教科书等等,这些文章率先在人民网发表后,先后被新华网、央视国际、国际在线、光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百度、凤凰网等100多个国内知名媒体转载,受到亿万网民关注并引发一轮又一轮讨论热潮,光是评论就达到十万余条,反响非常强烈。一位网友这样说道:“位卑未曾忘忧国,画笔激起爱国说! 十三亿民共一志,国土谁敢变颜色?”还有更多的网友对苗再新先生的爱国之举表示支持,并表达了能够自己收藏此画作的心愿。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我中华、爱我宝岛的爱国主义行动中来,苗再新先生表示,以艺术微喷、高仿复制等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发行的《中国钓鱼岛》画作,所得收益本人分文不取,全部都用来支持教育,包括资助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以及社会上的优秀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等,为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谱写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苗再新先生希望宾虹斋画廊将此次活动举办为纯公益的爱国主义活动,在画作发行的各个阶段,在网上及时公开各个环节,主动积极、公正透明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此心愿也已得到宾虹斋画廊有关负责人的共识,并也明确表示所得收益分文不取,保证全部用于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若有企业或社会组织愿为复制《中国钓鱼岛》画作承担工本费的话,宾虹斋画廊愿为全国十万所中小学免费赠送此画作。宾虹斋画廊以纯公益的爱国主义活动方式,通过艺术微喷、高仿复制等形式发行《中国钓鱼岛》画作,以“爱我中华,爱我宝岛”为主题,面向中华儿女推出,其目的是让爱国的中华儿女人人拥有钓鱼岛,人人爱护和保护钓鱼岛的神圣主权不受侵犯。相信此次活动必将得到亿万不愿看到中国主权被践踏、被欺凌的优秀华夏儿女的共识,并化作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情感的纽带,让中华崛起的声音响彻寰宇。
 
 

相关阅读: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创作室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http://www.zhsh5000.com/grzt.asp?id=567更多了解!
  陈谋,1937年生,北京市人。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青绿山水画和水墨人物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部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部主任。http://www.zhsh5000.com/grzt.asp?id=340更多了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本站章程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8 -2010 汉唐书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3847号-1 
总部:中国·北京 事业发展部:广东·惠州  联系电话:0752-2356123 邮箱:zhsh5000@163.com
中国文明网